从三首诗词看毛泽东的“井冈山情结”

发布时间:2017-10-24 08:56:47


文学创作来源于火热的生活,诗词艺术从来就是反映时代的呼声。在毛泽东的伟大一生中,为人类留下了许多光辉著作。“毛泽东的诗词可能比他的其他著作更具有持久的生命力。”(逄先知《中国诗词发展史上的重大突破和发展》)在毛泽东保存下来的诗作中,有三首专为井冈山而作    1928年秋所作的《西江月·井冈山》和1965年5月重上井冈山时所作的《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念奴娇·井冈山》。作为一代伟人,为一座原本十分普通、名不见经传的山留下了三首诗词,为毛泽东的诗词创作所仅有。诗如其人,诗言心志。毛泽东一而再,再而三地对井冈山去吟哦、去体会、去发挥、去挖掘,足见井冈山在毛泽东心目中的分量之重、感悟之深、思念之浓。毛泽东深深眷恋着越走越宽广的井冈山道路,深深眷恋着朴实又无私的井冈山人民,井冈山业已成为毛泽东心目中挥之不去的印记。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井冈山斗争集中体现了中国革命的正确方向;井冈山道路最早实践了中国革命战略向农村转移,成功地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井冈山精神凝聚了中华民族最具原创意义的革命精神。在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最为艰难的井冈山斗争时期,由于党内“左”倾思想的严重干扰,初建的红军经历了“三月失败”和“八月失败”,经受了国民党反动派的三次“会剿”。“1928年8月30日,敌湘赣两军各一部乘我军欲归来之际,攻击井冈山,我守军不到一个营,凭险反击,击溃敌军,保存了这个根据地。”(毛泽东《井冈山的斗争》)。毛泽东在回师井冈山途中,得悉自己的爱将何挺颖、朱云卿、陈毅安等指挥的黄洋界保卫战大捷,书写了一曲以少胜多的壮丽凯歌时,欣喜万分,即兴赋诗《西江月·井冈山》:
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
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
毛泽东在《西江月·井冈山》中,不仅赞扬了黄洋界保卫战取得的关键性胜利,井冈山军民在敌强我弱、敌众我寡的形势下,创造了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军事奇迹,创建了保卫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丰功伟绩,而且歌颂了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决策的无比正确、井冈山军民的无比团结和革命军民的无比英勇,讴歌了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路线的伟大胜利。同时,反映了井冈山斗争的艰难困苦,生动地体现了在白色的政权包围之中,小块红色政权区域能够存在和发展、“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大好形势和坚持农村革命根据地斗争的重大意义。
“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冈山”。1965年5月,72岁高龄的党的主席毛泽东激情满怀、神采奕奕地重上井冈山。“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时隔38年,国内外形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由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变成了 个社会主义国家,全国上下一派欣欣向荣,井冈山发生了很大变化。看今朝,忆往昔,心潮澎湃,激动万分。5月25日,毛泽东在井冈山宾馆105房间把内心的喜悦倾注笔端,写下了《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
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冈山。千里来寻故地,旧貌变新颜。到处莺歌燕舞,更有潺潺流水,高路入云端。过了黄洋界,险处不须看。
风雷动,旌旗奋,是人寰。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也是1965年的5月,也是在井冈山宾馆105房间,毛泽东意犹未尽,还挥笔写下了一首《念奴娇·井冈山》:
参天万木,千百里,飞上南天奇岳。故地重来何所见,多了楼台亭阁。五井碑前,黄洋界上,车子飞如跃。江山如画,古代曾云海绿。
弹指三十八年,人间变了,似天渊翻覆。犹记当时烽火里,九死一生如昨。独有豪情,天际悬明月,风雷磅礴。一声鸡唱,万怪烟消云落。
毛泽东在井冈山所作的这三首气势磅礴的诗词都是表现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波澜壮阔,也都是立足于当时的现实,对未来向何处去的一种诗意的描述和期待,真实地反映了毛泽东的内心世界,对中国革命和建设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井冈山为何让毛泽东投入如此深厚的诗情?毛泽东为什么将井冈山看得如此高远,如此重要?难以释怀的井冈山情结是他的最好注解。
纵观毛泽东的一生,井冈山与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毛泽东在1976年曾经说过:“我一生干了两件事,一是和蒋介石斗了那么几十年,把他赶到那么几个小岛上去了……另一件事你们都知道,就是发动‘文化大革命’”。这两件事都与毛泽东在井冈山有关。“正是从上井冈山起,毛泽东开始成为后来意义上的毛泽东,即他的人生实践和中国革命的前途紧紧联系在一起了。在此之前,他同其他革命家并没有太大的区别。”(陈晋《破围与开辟:从历史主题、美学主题到精神气象    毛泽东井冈山和中央革命根据地时期词作及其精神延伸》)。1927年,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顶住重重压力,挺进井冈山,建立了我党第一个农村根据地,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井冈山道路,蒋介石就是被这条越走越宽广的正确道路赶到了“几个小岛”上去的。时过38年的1965年,毛泽东作为党和国家的领袖带着党内外、国内外一些重大问题重上井冈山,在井冈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所言所行、无不充满着一个革命家、政治家的豪情壮志。毛泽东正在酝酿在上层建筑进行一次深层次的改革,期望以井冈山精神建设我们的党、建设我们的国家、建设我们的军队,以井冈山精神支撑中华民族的胸膛和脊梁,建设新中国,影响全世界。
毛泽东一生中难以忘怀的井冈山情结,其中的主要缘由凸现在六个方面.
其一,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开辟,实现了毛泽东同志心向往之“上山”思想。
1927年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失败了。9月9日,毛泽东根据党的“八七”紧急会议确定的方针,在湘赣边界发动了秋收起义,建立了一支工农革命军,毛泽东也从一个职业革命家转变成了一个集政治家、革命家、军事家、诗人于一身的领袖人物,在秋收起义部队攻打中心城市严重受挫的关键时刻,毛泽东毅然决然地率领秋收起义余部向井冈山地区挺进,“犹记当年烽火里,九死一生如昨”。成功地建立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实现了他的“上山”思想。
“毛泽东同志自1927年马日事变以后,就明确指出农民武装在处境十分不利的情况下,即应上山”(李维汉《回忆与研究》)。1927年6月,毛泽东在汉口三教街召集湖南同志开会时,提出了“在山的上山,靠湖的下湖,拿起枪杆子保卫革命。”这是毛泽东最早提出的“上山”思想。1927年7月4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扩大会议上明确提出:“上山可以造成军事势力的基础”(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1927年7月20日,由中共中央和毛泽东主持的中央农民部共同发出的通告中写道:“两种形式都不可能时则可以上山”(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三册)。井冈山斗争集中体现了中国革命的正确思想。
其二,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开辟,形成了毛泽东思想的理论成果雏形。
在井冈山斗争的峰火岁月里,毛泽东和一大批革命者逐步探索出了一条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新民主主义道路,这就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井冈山道路。井冈山道路充分体现毛泽东同志从中国的国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的实事求是精神;不畏艰难、艰苦奋斗,“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的大无畏革命精神;“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的壮志豪情和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密切联系群众、“众志成城”的群众路线,形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思想理论成果。
其三,井冈山斗争时期,毛泽东同志历练了人生第一次“一落一起”。
毛泽东在井冈山所作的三首诗词,具有丰富的历史蕴涵,同时也表达了毛泽东的心路历程,反映了一个客观事实:革命浪潮有高有低,境遇有顺有逆,人的心绪时起时伏。对此,毛泽东十分坦然。
正当毛泽东同志历尽艰辛在井冈山开创革命根据地并取得武装割据的雏形时,“左倾”思想在中共中央占统治地位。“关于毛泽东同志所在工农军的工作,中央认为未能实现党的新政策。在政治上确犯了极严重的错误。”(1927年12月31日《中央致湖南省委信》)。中共中央认为“毛泽东同志在八七会议后,中央派赴湖南改组湖南省委执行中央秋收暴动政策的特派员,事实上为湖南省委的中心,湖南省委所做的错误,毛泽东同志应负严重责任,应予开除中央临时政治局候补委员。”(1927年11月14日中共中央《政治纪律决议案》)限于当时的条件,中共中央的指示多数靠口头传达,湖南省委特派员周鲁在传达中央批示时,误传开除毛泽东同志的党籍。毛泽东不是党员,自然就不能当前委书记,前委也因此取消,取而代之是成了师委,毛泽东任师长。可想而知,毛泽东当时心里是怎样的沮丧和郁闷。但是,毛泽东以其坚定的无产阶级信仰坚持开展井冈山的武装割据和土地革命,建立新生的人民政权,井冈山斗争既轰轰烈烈,又红红火火。毛泽东后来是这样描述当时的情况:“三月上旬,前委因湘南特委的要求而取消,改组为师委(何挺颖为书记),变成单管军中党的机关,对地方党不能过问,同时毛部又因湘南特委的要求调往湘南,遂使边界被敌占领者一个多月。三月底湘南失败。四月,朱、毛两部及湘南农军退到宁冈,再开始边界的割据。”(1928年11月25日毛泽东《井冈山的斗争》)
1965年5月毛泽东重上井冈山时,在105房间对陪同的同志曾经谈起过他在井冈山被撤职的经过,从中可以体味毛泽东对井冈山的深切感情。
毛泽东说:“1927年12月,中央开了一个扩大会议,撤销了我的政治局候补委员的职务,还给湖南省委来了一封信,说我政治上犯了严重错误,撤销了我的前委书记。消息不灵通,传到井冈山成了开除我的党籍。井冈山的同志火了,不服气,为我打抱不平,要向中央打报告。我劝他们不要写,撤职就撤职,没有什么大不了的,真被开除了党籍,我还是要干共产党的。井冈山同志听了我的话,很认真地说:‘开除了你的党籍,你就不能当党代表了,但师长总可以当得吧?’你们说井冈山同志对我好不好啊?”接着又说:“1928年3月上旬,湖南省委周鲁到龙市,他是个书呆子,说这里烧杀不厉害,传达了中央文件,撤销了前委和前委书记,成立了师委,由何挺颖当师委书记,我当了师长。我连师委委员都不是,但师委每次开会,都请我参加,并认真听取我的意见。你们说井冈山的同志对我好不好啊?”(马社香《前奏    毛泽东1965年重上井冈山》)毛泽东对井冈山的深情厚谊溢于言表、铭记在心。
其四,在井冈山斗争出生入死的过程中,毛泽东与一大批治党、治军、治国的英才元戎缔结了伟大的无产阶级最真挚的友谊。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在井冈山斗争时期,毛泽东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优秀的红军指战员。同时,毛泽东在战火纷飞的艰苦岁月里,与他们结下了深厚的无产阶级战斗情谊。朱德、陈毅、彭德怀、滕代远、罗荣桓等等一大批红军初创时期的指战员都与毛泽东建立了深厚的无产阶级革命感情。建国后,他们成了党和国家以及人民军队的中流砥砫。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当毛泽东感到形势严峻,需要采取什么措施迎接挑战的时候,他每每说的一句话说是:“大不了我们再上井冈山打游击,到农村去,率领农民推翻政府。你解放军不跟我走,我就找红军去,我看解放军会跟我走”。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井冈山斗争时期,袁文才、王佐敞开胸怀,打破了局限的地域观念,以共产党人特有的高风亮节接受了毛泽东,让秋收起义部队在井冈山安营扎寨。后来,毛泽东又成功地改造袁文才、王佐两支地方绿林队伍,把袁文才和王佐的地方武装合编为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二团,毛泽东率领的秋收起义部队为第一团。朱、毛会师成立红四军后,第一团改称三十一团,第二团改称三十二团。袁、王部队成为红四军四个主力团之一。袁文才和王佐十分仰慕毛泽东,对毛泽东唯命是从,万死不辞。毛泽东对袁文才、王佐也是诚心相待、推心置腹。袁文才也就成了毛泽东在井冈山的永久通信处。袁文才、王佐的被错杀,毛泽东深感惋惜,十分恼火。1965年,毛泽东重上井冈山时,亲切接见了袁文才的遗孀谢梅香和王佐的发妻兰喜莲,并象当年一样亲切称呼谢梅香“嫂子”、“袁嫂子”,毛泽东的井冈情结尤见一斑。
其五,在井冈山斗争时期,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用鲜血和生命铸造了伟大的井冈山精神。
井冈山精神是具有原创意义的民族精神。江泽民把井冈山精神概括为:“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毛泽东正是具有“久有凌云志”的坚定信念,纵然“敌军围困万千重”、“高路入云端”,毛泽东都有向理想高路攀登的豪情壮志。如何面对困难,如何面对压力,如何面对挑战,对一个有理想的革命者来说,一定能够经得起最艰难的也是永远的考验,“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不畏艰难,“敢闯新路”,“勇于胜利”,永远是共产党员的本色。
其六,井冈山的发展和变化,永远是毛泽东的心结和期盼,也是毛泽东涌发诗情的物质基础和客观条件。
毛泽东一直很关心井冈山的发展,关心井冈山人民的生活。1958年,中央南方老革命根据地慰问团到井冈山,毛泽东亲笔题写了“发扬革命传统,争取更大光荣”。勉励井冈山人民牢记传统,发奋图强,发展生产。1965年,毛泽东重上井冈山,“千里来寻故地,旧貌变新颜。” “故地重来何所见,多了楼台亭阁。”当年战火纷飞、满目疮痍的井冈山“到处莺歌燕舞,更有潺潺流水”,“过了黄洋界,险处不须看”,“五井碑前,黄洋界上,车子飞如跃”。井冈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作为诗人,怎能不豪情满怀,诗兴大发。唯有井冈山,令毛泽东思潮澎湃,青春焕发。人生暮年,仍凌云壮志,酝酿再来一次“风雷磅礴,一声鸡唱,万怪烟消云落。”;唯有井冈山,令毛泽东魂牵梦萦、晨昏念想。井冈山,镌刻了毛泽东的脊梁,凝结了毛泽东一生最大的希望:以井冈山精神建党建军建国,以井冈山精神支撑中华民族的胸膛。
毛泽东在井冈山的诗作,凝聚了一个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要缔造者与工农红军、井冈山人民在当时拥有和迸发的革命感情、坚定信念和豪迈的理想情怀,是他留给我们珍贵的精神财富和文化遗产。“弹指一挥间”,历史的车轮辗转到了2008年,中国进行了三十年的改革开放,整个中华民族开始走向腾飞,井冈山也迎来了历史上进步最快、发展最为迅速的时代。毛泽东在改天换地的革命斗争中酝酿出来的磅礴诗情,将化作井冈山人民不断创新的精彩现实。毛泽东在血风腥雨的根据地建设中缔造的井冈山情结,永远是井冈山人民的精神动力。

 
 

 

关闭窗口